7月3日至9日,留学生办公室组织来自俄罗斯、意大利、奥地利、越南等11个国家的国际学生,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展“深度体验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国情教育暑期社会实践。师生探访宁夏博物馆、闽宁镇、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沙坡头等多地,实地了解中国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与现代化产业发展成果,体悟“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这一时代内涵。

作为东西部协作扶贫样板,闽宁镇的发展历程是此次研学的重要内容。7月4日,研学团参观镇史馆,系统了解当地从“干沙滩”到“金沙滩”的变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直观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基层的实践。

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师生们走进贺兰县城乡生活垃圾科普教育馆及宁夏二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了环保企业在AI技术赋能、国际市场拓展方面的最新进展。在中卫沙坡头,治沙专家详解了麦草方格治沙技术,学生们实地体验治沙过程,感受“绿进沙退”的治理成果。此外,沙湖湿地保护、玉泉营葡萄基地的现代农业模式,也向研学师生展现了中国西北地区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间的积极探索。

现代产业发展方面,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煤制油、煤制气项目让学生们直观了解清洁能源发展现状。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提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重要论述,引发学生共鸣。在宁东绿科新能源公司,学生们了解光伏能源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助力;在中宁县夏玺赞生态枸杞庄园,通过参与采摘、参观加工车间,认识到特色农业经科技赋能实现的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
文化探访中,我校师生走访宁夏博物馆、西夏博物馆、水洞沟遗址等,追溯丝路文化与西夏历史,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中宁县黄羊古落,他们观看并体验国家级非遗项目“黄羊钱鞭”和“蒿子面”的制作,感受文化振兴对乡村发展的作用。宁夏大学的历史课、《宁夏川》学唱活动,以及高庙建筑中儒释道元素的融合展示,深化了学生对中华文化多样性与文明包容性的认知。
在中卫市云数据中心、普天瑞农硒砂瓜种苗基地、中国能建智慧牧场等地,学生们实地了解数字化技术在现代农业、城市管理、产业发展等领域的应用,体会科技对现代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本次活动得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外事办公室、中卫市委办公室、中宁县人民政府、宁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大力支持,并受到宁夏广播电视台、《宁夏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